外二病区 科室简介 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二病区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专科医联体单位、江西省创伤救治联盟理事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医院肝胆外科联盟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联盟单位、宜春市肿瘤专科联盟单位,是我院学科建设的重点科室。外二病区有创伤急救中心、骨外科、普外科,其中普外科、骨外科整体实力达到市内先进水平。 多年来,我院外二病区医师学习新技术,拓宽专业领域,医疗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年手术量逐年稳步递增。外二病区对口支援基层医院进行专业技术帮扶,长期与省内、省外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专家保持技术交往及联系会诊手术,多名知名专家长期受聘于本病区。 医师简介 易志林:
中共党员,外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胃大切除术、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肠段切除及吻合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乳腺肿瘤切除术、腹腔肿瘤切除术、阑尾切除术、部分疤痕畸形松解切除及植皮手术等,技术操作熟练。 易鹏: 执业中医医师,从事骨伤科工作10余年,擅长四肢关节脱位、骨折手法复位。熟练掌握手术治疗四肢骨折、髋膝关节置换、膝关节腰椎骨折、老年性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等疾病,熟练掌握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各关节疼痛的非手术治疗及相应的微创手术、开放手术治疗。兼任宜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欧阳耀来: 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宜春学院医学院。从事骨科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曾多次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上级三甲医院骨科进行系统学习,对骨科创伤、关节、脊柱、儿童骨科、骨与软组织肿瘤、骨科修复与重建、运动医学等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经验丰富。擅长四肢各种复杂性骨折手术、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胸腰椎骨折手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经皮椎体成型术、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关节镜手术、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等。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多篇。兼任宜春市骨科医师协会委员、宜春市骨科专科联盟理事会理事、宜春市疼痛医学委员会委员、宜春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杨树仁: 中共党员,主治医师,毕业于南华大学临床专业本科,学士学位。从事外科工作10余年,擅长微创外科,尤其对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腹部微创手术有独到见解。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家级及省级学术论文数篇。兼任江西省研究型医学会胃肠外科青年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会消化道微创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等。 冯豪: 中共党员,主治医师,毕业于南昌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普外科工作十余年,曾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进修学习,系统学习了甲状腺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擅长普外科手术,尤其是腹腔镜微创手术,独立完成腹腔镜手术数百台,开展数个第一,熟练运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鉴别、细针穿刺、PTGD、腹腔穿刺。兼任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外科分会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结直肠病学分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会肛肠分会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普外精准分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会消化道微创分会委员江西保健学会胃肠外科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甲状腺外科分会委员。 刘玉中: 中共党员,住院医师,毕业于宜春学院医学院本科,学士学位。从事外科工作数年,对普外、胸外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经验,能独立完成乳腺肿物切除、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状抽剥术、成人疝高位结扎+无张力修补、痔手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等手术。兼任宜春市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甲状腺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第一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肛肠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院前急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胃肠肿瘤微创诊疗第一届青委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甲状腺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健康指导宣教内容 一、肝外胆管结石 1、临床表现:如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胆管炎,则出现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1)腹痛:右上腹或剑突下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2)寒战高热:是由于胆道内压升高,感染逆行扩散,致病菌和毒素经肝入血,引起的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 (3)黄疸: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时即可出现。 (4)体检:剑突下和右上腹深压痛,肝区叩痛,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5)B超:胆总管扩张,可发现胆管内结石影像。 (6)实验室:血与尿中胆红素均升高。 2、治疗:手术为主=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病因与病理生理:胆道感染中最严重的类型,亦称急性重症胆管炎。 (1)原因:胆管急性完全性梗阻+化脓性感染。 (2)最常见的梗阻因素→胆管结石;其次→肿瘤、炎性狭窄和胆道蛔虫。 (3)致病菌:G-杆菌(大肠埃希菌、变形、产气和绿脓杆菌)及厌氧菌。 2、临床表现:Reynold五联征=Charcot三联征+意识淡漠+休克 (1)起病急骤,突发剑突下或右上腹顶胀痛或绞痛,继而寒战、高热(体温常高达40℃以上),恶心、呕吐。通常病情进展迅猛,有时尚未出现黄疸已发生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症状。 (2)可出现全身发绀、低血压休克。 (3)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和急性肾衰竭,脉率达120-140次/分,呼吸浅快,严重者可短期内死亡。 (4)体检:剑突下压痛、肌紧张、肝大,肝区叩击痛,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5)实验室: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胆红素均明显升高,多数出现代酸,血氧分压明显下降。 3、治疗原则 (1)原则: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减压引流。 (2)主要目的:挽救生命,故应力求简单、有效。 (3)处理:切开减压、引流胆管。 (4)但对胆总管应尽可能仔细探查,力争解除梗阻。对伴有肝内胆管梗阻者,宜先行PTCD引流减压,使患者转危为安后详查,择期彻底手术。 三、肱骨干骨折 1、解剖: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的骨折称为肱骨干骨折。在肱骨干中下1/3段后外侧有桡神经沟,此处骨折容易发生桡神经损伤。 2、分类及临床表现 (1)三角肌止点以上:近折端受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的牵拉而向内、向前移位;远折端因三角肌、喙肽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外、向近端移位。 (2)三角肌止点以下:近折端受三角肌的牵拉而向外、向前移位;远折端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近端移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若合并桡神经损伤,可出现垂腕。 3、治疗原则 (1)非手术:大多数横行/短斜行骨折 (2)切开复位的手术指征:①反复手法复位失败,骨折端对位对线不良,估计愈合后影响功能;②骨折有分离移位或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④陈旧骨折不愈合;⑤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⑥同一肢体有多发骨折;⑦8-12小时以内的污染不重的开放骨折。 四、前臂双骨折 1、解剖:尺桡骨之间由坚韧的骨间膜相连,由于尺骨和桡骨均有一定的弯曲幅度,使尺、桡骨之间宽度不一致,最宽处为1.5-2cm。前臂处于中立位时,骨间膜最紧张,处于旋转位时较松弛。 2、病因和分类 (1)直接暴力:尺桡骨同一平面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 (2)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一般发生桡骨高位、尺骨低位斜行骨折。 (3)扭转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同时前臂发生旋转,多为高位尺骨、低位桡骨骨折。 (4)孟氏骨折:尺骨上1/3骨干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5)盖氏骨折: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3、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注意防止骨间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2)手术指征:①手法复位失败;②手术时间短、伤口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③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损伤;④同侧肢体有多发性损伤。 五、股骨颈骨折 1、解剖:颈干角,为110°-140°。 2、成人股骨头的血运来源 (1)股骨头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提供股骨头凹部的血液循环。 (2)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沿股骨颈进入股骨头。 (3)旋股内、外侧动脉:股骨头、颈的重要营养动脉。 1)旋股内侧动脉:发自股深动脉,在股骨颈基底部关节囊滑膜反折处,分为骺外侧动脉、干骺端上侧动脉和干骶端下侧动脉进入股骨头。 2)骺外侧动脉→供应肱骨头2/3-4/5区域的血液循环,是股骨头最主要的供血来源。 3)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 3、分类 (1)按股骨颈骨折线部位分类:头下骨折、经颈骨折和基底骨折。 1)股骨头下骨折:股骨头坏死的机会很大。 2)股骨颈骨折:易发生股骨头坏死,或骨折愈合不良。 3)股骨颈基底骨折:骨折容易愈合。 (2)按X线表现分类:内收骨折(Pauwells角>50°)和外展骨折(Pauwells角<30°)。
(3)Garden分型按骨折移位程度分类:Ⅰ,不完全骨折及外翻嵌插骨折;Ⅱ,完全骨折无移位;Ⅲ,部分移位,少于50%;Ⅳ,移位大于50%。 4、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中、老年人有摔倒受伤史,患髋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2)检查患肢出现外旋畸形,一般45°-60°,可出现局部压痛和纵向叩击痛。 (3)患肢短缩,Bryant三角底边缩短,大转子超过Nekton线之上。 (4)Bryant三角:在平卧位,由髂前上嵴向水平画垂线,再由大转子与髂前上嵴的垂线画水平线,构成Bryant三角。股骨颈骨折时→Bryant三角底边较健侧缩短。 (5)Nelaton线:在侧卧并伴屈髋位,由髂前上嵴与坐骨结节之间画线,为Nelaton线。正常→大转子在此线上;股骨颈骨折时→股骨大转子上移在Nelaton线之上。 5、治疗 (1)非手术疗法:GardenⅠ型或Ⅱ型骨折患肢全身情况差,或合并严重心、肺、肾、肝等功能障碍,选择非手术疗法。 1)穿防脱位鞋,下肢皮肤牵引; 2)卧床6-8周,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和踝、足趾的屈伸活动,避免静脉回流障碍或静脉血栓形成; 3)8周后:在床上逐渐坐起,但不能盘腿而坐; 4)3个月后,扶双拐下地,不负重;6个月后,逐渐弃拐行走。 (2)手术指征 1)绝对指征:GardenⅢ型及Ⅳ型骨折; 2)相对指征:GardenⅠ型及Ⅱ型骨折; 3)65岁以上GardenⅢ型及Ⅳ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六、股骨干骨折 1、病因与分类 (1)上1/3骨折:近折端向前、外旋方向移位;远折端则由于内收肌的牵拉而向内、后方向移位。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由于内收肌的作用而向近端移位。 (2)中1/3骨折:由于内收肌群的牵拉,使骨折向外成角。 (3)下1/3骨折:远折端向后方移位;股前、外、内肌肉的牵拉合力,使近折端向前上移位,形成短缩畸形。 2、临床表现与诊断 (1)受伤后出现大腿肿胀、皮下瘀斑。局部出现成角、短缩、旋转等畸形。 (2)检查局部压痛、假关节活动、骨摩擦音,即可做出临床诊断。 3、治疗 (1)非手术疗法:手法复位后,儿童可采用Braun架固定持续牵引或Thomas架平衡持续牵引。3岁以下儿童则采用垂直悬吊皮肤牵引。 (2)手术 1)指征:非手术疗法失败;多处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老年人骨折,不宜长期卧床;陈旧骨折不愈合或有功能障碍的畸形愈合;无污染或污染很轻的开放性骨折。 2)方法:闭合/切开复位内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