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结直肠癌,顾名思义就是结直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近日,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一周内收治多位结直肠癌患者,其中一位肿瘤距肛门3cm。 患者,男性,77岁。近1月余来反复出现便血,先血后便,大便呈暗红色,精神差,睡眠欠佳。入院后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及镜后病理示:直肠癌。 增强CT示: 术前结肠镜检查示: 从外科治疗角度,临床上将直肠癌分为低位直肠癌(距齿状线5cm以内),中位直肠癌(距齿状线5~10cm),高位直肠癌(距齿状线10cm以上)。 低位直肠癌或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是直肠癌手术的难点,不仅要保住肛门,更重要的是保住患者肛门的控便功能,传统意义上距离肛缘5cm以下的肿瘤应行联合腹会阴切除(切除肛门),永久性肠造瘘,这给患者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年轻患者。随着腹腔镜等微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进步,既能“保肛”又能“保命”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已可以为这类患者实现梦想。 瞿海虹副主任医师,冯豪主治医师,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检验。术前讨论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最后确定以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患者。
术后标本 术后切口 什么是直肠癌? 直肠解剖位置图: 直肠癌是指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直肠癌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病灶进展影响排便或癌肿破溃出血时才出现症状,包括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排便前肛门下坠感、里急后重等。 好发人群: 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有所上升,40~80岁为相对高发年龄;男性直肠癌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 大体分型: ①️:溃疡型 多见,占50%以上。 肿瘤形成深达或贯穿肌层的溃疡,形状为圆形或卵形,中心凹陷,边缘凸起,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早期即可有溃疡,易出血,此型分化程度较低,转移较早。 ②️:隆起型 肿瘤的主体向肠腔内突出,肿块增大时表面可产生溃疡,向周围浸润少,预后较好。 ③️:浸润型 癌肿沿肠壁各层弥漫浸润,使局部肠壁增厚、肠腔狭窄,但表面常无明显溃疡或隆起。 此型分化程度低,转移早而预后差。 治疗: 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并提倡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致力于外科创新手术的探索与实践,旨在用最小的创伤、最好的手术效果为患者服务。科室现已常规开展胃肠道良恶性肿瘤、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腹膜后肿瘤、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造口旁疝等疾病的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地址:宜春市袁州区袁山中路809号 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部4楼 联系电话:0795—3562807
供稿:李欣 编辑:李欣 编审:晏聪聪 审定:李青青 |